导演阿甲:实事求是!钱浩梁饰演的李玉和确实超过师父李少春了!
那会儿他还不算名角儿,刚调到中国京剧院四团,连队里的固定角色都还没排上。
那会儿他还不算名角儿,刚调到中国京剧院四团,连队里的固定角色都还没排上。
遥想当年,城乡千家万户、万户千家的收音机里,喇叭里,零线广播里,天天都是样板戏 ……
刘长瑜出身大户人家,可家里兄弟姐妹多,母亲只是三姨太。小时候她只能在角落里偷听父亲藏的唱片,戏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。7岁时家道中落,为了生计,9岁的她报考中国戏曲学校,凭借一亮嗓直接被录取。之后十几年的残酷训练,让她练就一身本领。
京剧这玩意儿啊,小时候家里要是能看上一场,算是赶上好日子了。但你说,国粹是谁都能玩得明白的吗?不见得。尤其是到那个“样板戏”火遍中国的时候,《红灯记》一出来,家家户户跟着学唱、学演,连饭桌上都能蹦出两句。但说到这戏背后的人和事儿,袁世海的评价,那才是真正有嚼头
#头条深一度-深度阅读计划#上午,CCTV11的戏剧频道正在播放典藏京剧《红灯记》,我一看到这个节目,没有像往常那样拿着遥控器播过来播过去的,而是一下子定格在这个频道上了。
阿甲,这个带着几分戏谑名字的背后,是一个从江南小记者成长为延安戏剧先锋的传奇人生。他本名符律衡,1907年生于江苏武进,因说话时总带着"阿……甲"的口音,在延安得了这个伴随终生的绰号。"阿甲"二字在吴语中与"阿姐"同音,透着梨园行当特有的亲昵。
那段岁月里,八个样板戏如同璀璨明珠,而《红灯记》更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剧目。每当"临行喝妈一碗酒"的唱段响起,台下观众无不热泪盈眶。钱浩梁饰演的李玉和,以其挺拔的身姿和铿锵的唱腔,成为那个年代最深入人心的舞台形象之一。